中国专业家居装修装饰时尚门户网站
首页 >> 国外财经

政治思维(欧洲人的政治思维:均势策略)

来源:峰值财经 发布时间:2023-04-28 浏览量:

欧洲人的政治思维:均势策略

分裂的欧洲,分裂的政治,欧洲人的政治思维一向讲究均势策略。在欧洲历史上,一旦一个大国的实力远远超出其他国家时,次等的大国就会相互结盟对抗并削弱最强大的国家。这样就可以保持一个均势的欧洲格局,防止某一个超级强大的国家将其他国家吞并。这种与中国人不同的独特思维方式只是为了维持一个分裂的欧洲。17世纪末的欧洲也不例外。

早先的英国是法国的被保护国。英王詹姆斯二世获得法国势力的支持,荷兰总督奥兰治亲王是他的女婿。国与国之间没有永久的友情,只有赤裸裸的利益结合。人与人之间亦然。亲情、爱情与友情一旦与利益有瓜葛,就会被击为齑粉。1688年,詹姆斯二世被英国人废黜,他的女儿玛丽成为英王,并毫不留情地将父亲赶走了。1689年,奥兰治亲王就任英王,成为了日后著名的威廉三世,玛丽则成为女王。1690年,威廉三世打败了得到法国人资助的詹姆斯二世的军队。詹姆斯二世无奈之下只有逃到法国避难。当时的苏格兰在法律上是独立的,到了1707年,威廉三世合并了英格兰和苏格兰,创建了大不列颠联合王国,为未来“日不落”的大英帝国打下了基础。

表面上看,威廉三世与詹姆斯二世的纷争仅仅是为了争夺王位,实质上是英法两国争夺霸权的较量。在《尼姆维根条约》签订之后,法国成为欧洲最为强大的国家,它的人口是英国的4倍多,是西班牙的两倍多,面积是英国的两倍多。相比于其他欧洲国家,法国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优良的港口和海军基地。最令欧洲邻国感到恐惧的是,路易十四还在持续不断地扩张他的势力范围。四处树敌的法国成为欧洲国家的众矢之的。

1686年7月9日,荷兰总督、奥地利和德意志皇帝、西班牙国王、瑞典国王和勃兰登堡君主、巴伐利亚君主等欧洲大大小小的首脑在德意志的奥格斯堡秘密签订协议,组成了奥格斯堡反法联盟。勃兰登堡、巴伐利亚都属于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1688年,威廉三世的英国也加入进来,英国和荷兰成为奥格斯堡反法联盟的核心力量,威廉三世成为了联盟领袖。

1688年9月24日,路易十四对德意志宣战,奥格斯堡反法联盟战争爆发。同年10月30日,威廉三世的英国远征军从荷兰起航,入侵法国。路易十四立刻对荷兰宣战。当时的法国海军比联合起来的英荷两国的海军还要强大,陆军在欧洲大陆也无人能敌。法国军队在海洋中、在陆地上都节节胜利。1692年,路易十四纠集法国、爱尔兰联军趁胜准备入侵英国本土,结果在拉乌格被英国打败,法国获取全面胜利的希望化为泡影。1697年,路易十四与威廉三世讲和,签订了《里斯维克条约》。该条约让法国遭受重大损失,却对英国、西班牙和荷兰十分有利,尤其有助于英国在不断扩大自己的海上力量的同时,也不断地削弱法国的海上力量。

战争快结束时,法国军队并未被打败,依然是强大无比,获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1697年,当法国求和却被西班牙拒绝时,路易十四迅速攻占了巴塞罗那。同时,法国远征军成功侵占了一块西班牙重要的南美殖民地。遭到两次严重打击之后,西班牙被迫求和。

法国之败,败在金融

法国的实力那么强大,可为什么还是遭受到重大的损失呢?原因在于,英国在1694年建立了英格兰银行并逐渐建立了健全而稳定的货币制度。与英国相比,法国国家信用低很多,借款利率要高很多,因此法国无法得到继续维持战争所需要的金钱。尽管法国的国力与军事实力远强于英荷联盟,但终因财政上的捉襟见肘,只有暂时休战求和。

17~18世纪,英国的军事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英国是一个岛国,军队规模一直很小。1603~1640年,英国还没有常备军,英王在紧急状态只能征募可怜的几十个士兵。各个地区的治安人员都是靠当地农民和手工业者临时充任。1640年以后,英国军队逐渐由低成本民兵组建的军队转变成政府出钱募集的雇佣军,军事开支越来越高并成为国家最耗钱的支出款项。结果,战争比起过去愈加依赖于向外借钱。当时,欧洲为战争所筹措的款项有3/4都来自于欧洲最大的借款人——阿姆斯特丹金融家的短期贷款。如何取悦英国国内与荷兰的债权人,关系到英国能否维持战争的根本。

不过,我们要注意,荷兰金融家与荷兰军队并不保持一致,他们在战争中普遍持中立态度,在借钱给英国的同时也借钱给英国的敌对方法国,甚至在法国发生饥荒时,荷兰也没有乘人之危。因此,战争成败就在于哪一方对于荷兰金融家更具有吸引力。

在奥格斯堡反法联盟战争之前,英国的流通硬币有极少量的金币,但大多为一些年代久远、磨损严重、缺边少角的劣质银币,同时,英国私人银行发行的可兑换金银的银行券即纸币也广为流通。纸币和分量不足的银币逐渐成为被人们所接受的票面价值与真实价值不等的信用货币。但由于农业也连年歉收,1694年,英国发生了严重的信用危机。英国自1696年开战以来,政府要向国外支付大量贵重金属硬币,最好的银币都流出英国。劣币驱逐良币,英国人纷纷将优质硬币收藏起来,而拒收纸币与劣质硬币,结果英镑的价值大幅下跌,贷款利率由4%上涨到19%。利率上升之后,英国财政负担迅速加重,战争款项的筹措岌岌可危。

为了解决财政危机,威廉三世开始发行长期国债,采用赤字财政政策。其实只要能按期还本付息,就能维持良好的国家信用。为了恢复英国政府的信用,政府采取的第一个措施便是成立英格兰银行,统一管理国债。尽管第一家中央银行是成立于1668年的瑞典李克斯银行,但英格兰银行才是历史上第一家职能最为全面的中央银行。其次是重铸优质硬币,稳定货币价值。值得一提的是,时任英国铸币局局长的大科学家牛顿,为硬币重铸和英国货币价值的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很快这些措施就有了效果,英镑开始升值,物价开始下跌,英国国债在伦敦和阿姆斯特丹市场上的发行量激增。

英格兰银行的创始人是苏格兰人威廉·帕尔森。在帕尔森的建议下,由英国政府授予垄断性经营的特许权给英格兰银行。特许权授权英格兰银行在一定的法律限制内发行钞票的权力。后来,英格兰银行逐渐演化为纸币唯一制造者的中央银行。法律赋予央行中止偿付的特权,因此,央行不会因挤兑而破产,其所发行的银行券不再是贵重金属货币的兑换凭证,而是货币本身。

英格兰银行投资人是伦敦和荷兰的金融集团,他们共出资120万英镑,其中荷兰金融家的投资占到1/3。这些资金全部都借给了威廉三世做军费,这极大支持了英国在欧洲大陆的军事活动。为了避免英国王室滥用贷款,英格兰银行制定了严格的规定以保证银行信用。1711年,英国财政部拿着议会批准的100万英镑军费的批文跑到银行要钱,时任英格兰银行审计长的格伦威尔发现上面没有盖国王的印章,于是坚决拒绝支付这笔军费。

英格兰银行建立后的10余年间,英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各种大大小小的商业银行,英格兰银行作为私人所有的中央银行成为英国各银行资金结算的枢纽,并且规定商业银行都要向其缴纳一定的存款准备金以备结算之用。英格兰银行相当于英国政府的国债担保人和商业银行的最后借款人,这为英国赤字财政的正常运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英格兰银行的建立带来了英国工商业的繁荣。当法国人都将金银收藏在家中的时候,英国人纷纷将之储存到银行中。法国人的钱都分散开来,而英国人的钱却集中在货币市场上。如果一个法国商人有10万英镑的资本,一年的盈利率是20%,一年不过赚2万英镑。而一个拥有相同资本的英国人,可以在货币市场上用自有资本作抵押以5%的年利再借入40万英镑,盈利率仍为20%,那么这个英国人就可以赚取远超过法国人的8万英镑。这样看来,从18世纪开始,与英国相比,法国工商业的落后就容易理解了。因此,英法战争中法国之败,败在金融。

拯救南海公司就是拯救英国

1711年,南海公司成立。南海公司虽为贸易公司,但实际上像英格兰银行一样,在当时是协助政府融资的私人机构。该公司为了支持英国政府的战争,认购了总价值近1000万英镑的政府债券。作为回报,英国政府对该公司经营的烟酒等日用品实行了永久性退税政策,并给予其对南美地区的贸易垄断权。当时南美还在西班牙的手中,这种特权其实一文不值。

1719年,英国政府允许国债与南海公司股票进行转换。1720年,南海公司与英格兰银行竞买英国国债。南海公司通过贿赂政府官员与议会,完胜英格兰银行。公司承诺购买所有英国国债,但政府必须要逐年还本付息。公司为了促销股票,还允许客户以分期付款的方式来购买新发行的股票。

在大众的心目中,南海公司的前景非常光明。这反映到市场上的结果就是,南海股价发神经似的迅猛上涨,半年涨幅高达700%。最为疯狂的时刻是,南海公司账面资产价值4000万英镑的时候,股票总价值竟然高达4亿英镑,相当于当时英国每年财政收入的6倍。在南海公司股票示范效应的带动下,整个英国的股市变成了巨大的赌场,上至王室下至家庭妇女都蜂拥而至,抢购股票。所有股票的股价都像坐火箭一样地猛涨。这形成英国历史上的第一次金融泡沫。事后牛顿曾感叹道:“我能计算出天体的运行轨迹,却难以预料人们会如此疯狂。”


1720年6月,为了制止股价的虚涨,英国国会通过了《1719年皇家交易所及伦敦保险公司法案》,简称《泡沫法案》。法案规定股份公司必须取得皇家特许状才能继续经营。英王乔治一世发表公告,警告泡沫公司属非法,要受政府检控。结果股市突然一落千丈,南海泡沫破灭。


为了维护英国政府国债的信用,英格兰银行慷慨地向南海公司伸出援助之手,扮演了最后借款人的角色。英格兰银行的出手,让英国顺利度过了1720年金融危机,防止了银行体系与金融市场的崩溃。南海泡沫破灭之后,英国的金融市场逐渐恢复正常。到18世纪30年代,英国国债债权人最为担心的不是政府会不会归还本金和利息,而是能不能更长时间地持有更多的国债。


但仅有以中央银行为核心的现代银行体系还远远不够。英国为了以较少的白银偿还较多的债务,通过降低银币成色的方法发行新币。结果在1696年,银币价值一落千丈,人们跑到英格兰银行进行疯狂的挤兑。“格雷欣法则”起了效果。那些足值的银币被人们储藏用来换取黄金,价值不足的银币却大量流通在市场上,英国政府信用濒临破产,国家货币与信用体系面临瘫痪。


尽管在牛顿的严格监督下,英国铸币局在重量和纯度上实行了最为严格的标准来铸造新币,但由于白银大量流失,铸币局几乎无银可铸,直到1699年,货币重铸尚未完成。以国家和政府作为权威担保的银币,在公众中逐渐失去信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牛顿绞尽脑汁,费尽心思。


牛顿发现,当时的英国金价高于欧洲,大量国外黄金流入英国,人们对白银的价值已经彻底丧失信心。于是他向英国政府内阁提交了建立金本位制的调研报告,指出黄金应该成为主要流通货币,而白银应该降低为二流的辅币。欧洲从中世纪以来,主要流通货币都是白银铸造,牛顿在当时提出的建议是出人意料的破天荒的第一次。


1717年,英国政府接受了牛顿的建议,将英国的黄金价格定为每盎司3英镑17先令10便士又1/2便士。至此,英镑的纸币正式与黄金挂钩,英国亦逐渐由英镑银本位制转向了英镑金本位制,市场上的白银恐慌随之消失。


稳定的货币与健全的银行体系使得英国政府能以比法国低一半的利率筹措到更多的资金。这就让英国可以建设更为强大的军队并为欧洲盟国提供巨额的资助来对抗法国。


英国垄断金融的崛起


1697年奥格斯堡反法联盟战争结束的5年后,欧洲烽烟再起。


1700年11月1日,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查理二世病逝,却没有留下任何具有绝对继承权的后代,这给欧洲留下了战争隐患。查理二世的两个姐妹分别嫁给了法国的路易十四和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君主。查理二世留下了一份模棱两可的遗嘱。遗嘱声明,第一继承人是路易十四的孙子,但规定法、西两国不得合并,如果法国拒绝的话,则将继承权让给奥地利哈布斯堡君主的儿子。

1701年,路易十四的孙子菲利普顺利接任西班牙国王,法国势力盛极一时。此时,羽翼丰满的威廉三世当然不能坐视不理,他联合荷兰、奥地利、勃兰登堡结成“1701年大联盟”,准备对法作战。威廉三世“出师未捷身先死”,英王之位由詹姆士二世的二女儿安妮女王继承,君主易位。但英国的对法战争的计划没有变化。1701年,英国联军对法宣战,法国则联合西班牙、德意志的巴伐利亚与之对抗,被称为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的这场大战终于爆发。此时的英国金融与财政状况比奥格斯堡反法联盟战争时期要强大得多,英国在奥格斯堡反法联盟战争仅花了1800万英镑,但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中能够拿出5000万英镑的军费来支持反法联盟。这是英国独力出钱资助欧洲战争的开端。

结果自然不出所料,英国联军势如破竹,法国联军节节败退,最后法国在1713年4月和1714年3月被迫分别签订城下之盟——《乌特勒支和约》和《拉施塔特和约》。

这场战争使得荷兰人元气大伤,阿姆斯特丹丢失了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从此在欧洲政治事务中丧失了发言权。勃兰登堡战后改称普鲁士,此战为其日后统一德意志帝国奠定了基础。割地赔款之后,菲利普虽保有西班牙王位,但他和他的后代永不能继承法国王位,法、西两国永不能合并。法国在战争中国民经济受到严重破坏,财政亏空,民不聊生,国力大损。

当然,最大的赢家非英国莫属。法国在北美的殖民地归英国所有,英国永久性占据西班牙的直布罗陀,控制了地中海出入大西洋的门户。英国终于成功地巩固了海上军事优势,最终成为最为强大的海上殖民帝国。根据《乌特勒支和约》,英国还获得了向西班牙美洲殖民地贩卖奴隶的垄断特权。这一特权让英国能够换取大量美洲白银用于进口中国茶叶。

金融支持战争,战争壮大金融。资助英国发动战争的金融家们从战争中也大发横财。1717年,英国国债为5400万英镑,到1782年,增至2.3亿英镑。这些国债直接或间接被私人所有的英格兰银行所控制。到了18世纪末,英格兰银行从最初的政府工具,摇身一变成为英国政府最大的债权人。因此,英格兰银行的私人控股者也成为凌驾于英国政府之上的太上皇。

到了1806年,荷兰被法国占领,阿姆斯特丹的金融家与资本家逃往英国避难,英格兰银行成为欧洲唯一能维持纸币信用的银行。拿破仑战争时期,英格兰银行不仅控制着英国金融,还以巨款贷给战争同盟国,成为国际金融资本集团的核心。利润不断从英国、欧洲各国及其殖民地流入金融家的保险柜中。拿破仑战败后,英国垄断金融资本逐渐形成,为大英帝国的霸权与殖民主义扩张保驾护航。

法国金融的倒退:约翰·劳的昙花一现

1715年,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尚未结束时,法王路易十四一命归西,给法国留下了一个烂摊子。年仅7岁的路易十五继承王位,这位无耻的国王成年后曾经说过一句家喻户晓的名言——“在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不过这位国王作秀的功夫了得,1756年在经济学家魁奈的建议下,路易十五模仿中国古代皇帝举行过祭天大典。奥尔良公爵被指定为摄政王,总揽朝政大权。路易十四去世后,国家管理也是一片混乱,法国各地官吏腐败堕落,无人不贪,无人不恶,整个社会经济一片混乱。同时,由于长期的战争和不良的金融制度,法国赋税繁重,农村凋敝,工商业停滞,人民生活极端困苦,国库空虚,债台高筑,国家财政已到了崩溃边缘。

法国国债当时总额竟高达30亿里弗赫,每年的债务利息有300万里弗赫。而国家年财政收入才1.45亿里弗赫,政府年开支1.4亿里弗赫,剩余还债的钱只有500万里弗赫,即便不算利息,偿还债务本金也需要600年。

奥尔良摄政王无可奈何,居然公开宣布法兰西政府破产。路易十五下令重铸货币,法国的硬币立即贬值了1/5。政府强迫人们拿硬币到造币厂去兑换金银含量只有原来4/5的新铸币。政府总共掠夺了法国人民7200万里弗赫的财富,但整个国家的经济运转仍然一团糟。民众心中燃起了怒火,路易十五的政权变得摇摇欲坠。政府为了安抚大众不得不下令减少税赋。国家财政状况每况愈下,对英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越来越无法支撑下去了。

正在法国政府焦头烂额之际,约翰·劳如同救世主一般地降临了。约翰·劳生于1671年,他出身于苏格兰爱丁堡的金融世家,与英格兰银行创始人帕尔森是苏格兰同乡。他14岁即开始学习会计与金融事务,1694年在与情敌的决斗中不慎击毙对手而被判死刑,旋即开始了长期的逃亡生涯。

1705年,约翰·劳出版了《论货币和贸易》,在书中,他清晰地表达了自己的信用货币思想。约翰·劳认为,增加货币,能提高就业率与土地价值,有利于货币借贷,有利于发展国内外贸易和制造业,有利于改善各阶层人民的经济状况,也有利于增强国力与发动战争的能力。但金银的供应量有限,并且价格频繁变动,因此,纸币比金银币更适于充当货币。当时的纸币是银行券或信用货币。人们要利用土地来生产所有的物品,而土地的供应量不会增加,因此土地价值比金银要稳定,约翰·劳建议,以土地等不动产为担保来发行纸币,不仅具有无限创造信用的能力,还具有比金银币稳定得多的价值。他还指出,通过银行实行信贷扩张政策来创造信用、增加货币量,可以创造财富,繁荣商业。

什么是信用,什么是信用货币?信用就是一种信任。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曾发生过这样一个奇闻。一名叫特丽莎·亨伯尔的女子通过操纵舆论的方法让人们相信自己是美国大富翁的私生女,并号称其父留给她一个小匣子,匣子中装了价值1亿法郎的证券。大众果然盲目地相信了她,其实这个匣子从来没有打开让别人检验过。她和丈夫用匣子作为抵押,借到了大笔资金来做投资生意。当所有的欠债还完之后,她拥有了巴黎最为繁华的香榭丽舍大道边的豪华酒店与一家报纸的控股权,她的丈夫也当选为议员。1902年,特丽莎死后,大家打开这个小匣子,发现里面只有一张旧报纸、一枚意大利硬币和一个裤子纽扣。

特丽莎之所以能够借到钱,并不是因为她实际拥有资产作抵押,而是大家都相信她能够还钱。这就是信用。信用货币的道理与此相同。使用信用货币的原因在于,大家都相信银行券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兑换成金银或其他有真实价值的财富。如果人们丧失对信用的信心,无论是信用制度还是信用货币都会在一夜之间崩溃,股票或纸币将变成一摞摞的废纸。约翰·劳就犯了这样的错误。

1716年,约翰·劳来到法国忽悠奥尔良摄政王说,法国货币的屡屡贬值不是因为钱太多,而是因为钱太少。因此,要解决法国的财政问题只有建立银行发行纸币来弥补贵金属货币的不足。l716年5月5日,在奥尔良摄政王的鼎力相助下,约翰·劳成立劳氏银行,路易十五特准这家银行的纸币可以用来缴税。

因为劳氏银行所发行的纸币可以随意购买、兑换金属货币,并且这些纸币可用于赋税,法国人开始信任起纸币。约翰·劳的纸币日益受到大众欢迎,价值甚至比等面额的金属货币还高1%。由于纸币价值稳定,劳氏银行向法国工商业提供大量信贷,法国经济开始逐渐复苏,日渐走向繁荣。到了1717年战争结束后,约翰·劳的纸币价格超过了面值的15%。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法国国债的价格下滑到面值的21.5%。

1717年8月,约翰·劳创建了密西西比公司,这家公司与劳氏银行有紧密的联系。政府授予这家公司拥有与密西西比河广阔流域以及河西岸路易斯安那州做交易的专有特权,并规定公司股票可以用法国国债支付。两年后,法国政府又授予密西西比公司在东印度群岛、中国、南太平洋诸岛以及法国东印度公司所属各地进行贸易的特权。法国人对纸币的信任开始转到了密西西比公司股票上来,1719年4月价值500里弗赫的法国东印度公司股票,到了10月竟然高涨到每股1.8万里弗赫。

1719年,奥尔良摄政王掌控下的法国政府又授予劳氏银行法国烟草销售和铸造金银币的垄断权。劳氏银行被法国政府国有化为中央银行,改称法兰西皇家银行。尽管约翰·劳一再反对,但在摄政王的强迫下,法兰西皇家银行一开始就发行了10亿里弗赫的纸币,在此之前,劳氏银行发行的纸币从未超过6000万里弗赫。

随着业务的扩展,密西西比公司在1719年增发了5万新股。约翰·劳承诺,每股的投资回报率将达到120%。从贵族到平民开始疯狂地抢购密西西比公司的股票,购买新股的申请者居然有30多万人。为了清偿法国政府所欠的15亿里弗赫内外债,密西西比公司又增发了每股股价为500里弗赫的30万新股。

整个法国陷入癫狂之中,人们纷纷做起金融投机的勾当,金融泡沫也随之不断膨胀。直到1720年,任何人都可以随时兑换任何数量的硬币,约翰·劳的金融体系与货币体系仍然没有显现出崩溃的迹象。

但是,山雨欲来风满楼。法兰西皇家银行发行的纸币太多了,而用于流通的铸币则严重匮乏,法国铸币总值不到13亿里弗赫,而流通纸币却高达26亿里弗赫。不受控制的过多发行的纸币将会严重破坏货币信用制度。法国人对约翰·劳的纸币越来越感到怀疑,很多人开始跑到法兰西皇家银行兑换硬币。


迫于无奈,约翰·劳规定铸币贬值5%,紧接着又将铸币贬值10%。同时,法兰西皇家银行规定,一次提款只能兑换10里弗赫的金币或100里弗赫的银币。但人们还是源源不断地拥入银行要求兑换金属货币。1720年2月,政府规定,禁止流通硬币,只能使用纸币,违者没收所有铸币资产并处以高额罚款,严禁任何人购买金银首饰、贵重器皿以及钻石珠宝,甚至鼓励人们踊跃告密,并承诺告密者可以得到被告发者违法金额的一半作为报酬。


但这些措施都无法阻止劳氏纸币的大幅贬值,法国人对银行和密西西比公司的信心完全动摇了,人们开始疯狂地抛售股票,纸币随之进一步贬值。 1720年5月,约翰·劳发布了股票贬值令,同时降低纸币面值。民众陷入极度恐慌之中,密西西比股票一泻千里,从1720年9月的每股2000里弗赫狂跌到1721年8月的500里弗赫,一个月后又跌到200里弗赫以下。


与英国政府力挺英格兰银行和南海公司来拯救英国货币信用制度不同的是,法国政府放弃了约翰·劳的银行与公司。1720年11月,纸币彻底变成废纸,法兰西皇家银行倒闭,法国的信用货币体系完全崩溃。尽管绝大部分资产都被法国政府没收,但在1729年逝世之前,约翰·劳一直在意大利的威尼斯过着非常体面的生活,在他死后留下的遗产清单中包括拉斐尔、米开朗琪罗和达·芬奇等大师的488幅绘画作品。而法国人却没有这样的好运气。1721年,法国债务又攀新高,达到3l亿里弗赫,相当于当时的1.24亿英镑,法国再次陷入财政混乱的危险局面。


法国人杯弓蛇影,一直到40多年后才又建立起新的公共银行。1776年,瑞士金融家伊萨克·潘乔德在巴黎建立了贴现银行发行纸币,到1796年,巴黎商人和贴现银行内部的一些人又成立了经常账户核算公司来发行纸币。但这两家银行都未能重建起稳定的货币信用体系。后来,这两家银行都被法兰西银行兼并,员工则成为法兰西银行的骨干。

友情链接